Meta 於 2023 年 7 月推出的社群平台 Threads,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創造了社群媒體史上最驚人的成長奇蹟。截至 2025 年第三季,Threads 已達到 4 億月活躍用戶,不僅成功挑戰 X(前 Twitter)的地位,更在台灣市場創下全球使用率第二高的驚人表現。這個被台灣網友親暱稱為「脆」的平台,其成功背後蘊含著深刻的市場洞察、技術創新,以及對社群互動本質的重新定義。

Threads 月活躍用戶成長趨勢圖 (2023-2025)
爆炸性成長軌跡:打破所有社群平台紀錄
史無前例的啟動速度
Threads 的成長速度完全顛覆了社群平台發展的既有認知。平台在上線僅 7 小時內就突破 1000 萬用戶,5 天內達到 1 億用戶,創下史上最快達到此里程碑的紀錄。相較之下,ChatGPT 需要 2 個月,TikTok 需要 9 個月,而 Instagram 則花了 2.5 年才達到相同用戶數。
這種爆炸性成長的關鍵在於 Threads 與 Instagram 的深度整合。擁有超過 20 億月活躍用戶的 Instagram 為 Threads 提供了現成的龐大用戶基礎,使用者可以一鍵導入 Instagram 的追蹤關係,大幅降低了平台轉換的門檻。
穩定成長階段的挑戰與復甦
儘管初期成長驚人,Threads 也經歷了典型的新平台「蜜月期結束」現象。在首月結束時,日活躍用戶數從高峰期的 4400 萬驟降至 800 萬,降幅達 82%。然而,Meta 執行長馬克·祖克柏早已預期這種下降,並將重點轉向用戶留存和參與度提升。
從 2024 年下半年開始,Threads 展現出強勁的復甦動能。第三季到第四季間,月活躍用戶增加了 5000 萬,隨後再增加 7500 萬,顯示出平台已建立穩定的成長基礎。[^8]
台灣市場:全球第二大使用國的成功密碼
驚人的市場滲透率
台灣在 Threads 全球版圖中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根據 Similarweb 數據,台灣的 Threads 流量佔全球總量的 14.22%,僅次於美國的 18.67%,位居全球第二。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台灣用戶的平均使用時間幾乎是其他國家的兩倍,成長率更達到 25.94%。
文化適應性與使用習慣
台灣 Threads 市場的成功源於多重因素的完美結合:
高度的社會議題參與度:台灣社會對政治、社會議題討論密度極高,從 2024 年總統大選期間開始,Threads 就成為重要的政治討論平台。政治人物和公眾人物的積極參與,帶動了平台的整體活躍度。
跨世代使用特性:不同於其他平台明顯的年齡層區隔,Threads 在台灣吸引了從政治人物到年輕創作者的廣泛參與,形成獨特的跨世代社群生態。
「廢文」文化的盛行:台灣網友對於隨性發表生活感想的「廢文」文化接受度極高,而 Threads 簡潔的文字介面和 500 字限制,完美符合這種表達需求。
社群生態的質變
2025 年第一季,台灣出現了一個重要的社群生態轉折點:Threads 日發文量正式超越 Facebook。這個「社群生態黃金交叉」標誌著台灣社群媒體格局的重大變化,許多熱門話題開始首先在 Threads 出現,然後擴散到其他平台。
全球市場差異化發展策略
地區特色與發展重點
Threads 在不同地區展現出截然不同的發展特色:
美國市場:作為最大的單一市場,美國用戶主要將 Threads 用於新聞討論和專業交流,廣告商也將其視為主要的投放目標市場。
越南市場:以 33.66% 的年成長率成為成長最快速的市場,主要受益於年輕人口結構和對新科技的高接受度。
日本市場:雖然用戶基數相對較小,但用戶品質極高,互動率和付費意願都位居前列,成為品牌行銷的重要目標市場。
巴西市場:在拉丁美洲地區扮演領頭羊角色,特別是在娛樂和體育相關內容方面表現活躍。
競爭優勢分析
相較於主要競爭對手,Threads 展現出明確的差異化優勢:

Threads vs X (Twitter) 平台關鍵指標比較 (2025)
參與度優勢:Threads 的平均參與率達到 6.25%,比 X 的 3.6% 高出 73.6%。這種高參與度主要源於平台的演算法設計,優先推薦能夠引發meaningful互動的內容
成長動能:在 X 出現 -15.2% 的負成長時,Threads 維持了 127.8% 的驚人年成長率。這種對比突顯了兩平台截然不同的發展軌跡。
用戶體驗:無廣告的純淨環境是 Threads 的一大競爭優勢,直到 2025 年初才開始測試廣告功能。
成功關鍵因素深度解析
技術創新與平台整合
Instagram 生態系統的力量:Threads 與 Instagram 的無縫整合不僅提供了用戶基礎,更創造了跨平台的內容流動。用戶可以輕鬆將 Threads 內容分享到 Instagram Stories,形成雙向導流效應。
演算法優化:Threads 的 AI 演算法特別注重四大因素:互動率(Reply)、停留時間(Time Spent)、點擊行為(Profile Click)和滑過率(Scroll Skip)。這種設計讓優質內容更容易被發現,創造者更容易獲得曝光。
內容生態與社群文化
文字優先的回歸:在視覺內容氾濫的社群媒體環境中,Threads 堅持以文字為主的互動方式,滿足了用戶對深度對話的渴望。超過 63% 的 Threads 貼文只使用文字,顯示用戶更傾向於用文字表達想法。
即時性與話題性:Threads 的內容推播機制設定 24 小時有效期,這種設計促使用戶保持高頻率發文,大幅提高了平台的互動性和話題更新速度。
品牌人格化經營:許多品牌在 Threads 上採用「脫官方」的經營策略,以更人性化、更親和的方式與粉絲互動,創造了全新的品牌溝通模式。
商業化與永續發展
漸進式商業化策略:Meta 採用謹慎的商業化策略,直到平台用戶基礎穩固後才開始測試廣告功能。2025 年 1 月,Meta 開始在美國和日本測試廣告,預計 2025 年能創造約 80 億美元收入。
創作者經濟生態:雖然 Threads 尚未提供直接的創作者收益分成,但其與 Instagram 的整合為創作者提供了多元的變現途徑。
挑戰與未來發展趨勢
面臨的主要挑戰
用戶留存率:雖然用戶數量持續成長,但 Threads 的平均使用時間仍低於競爭對手。Android 用戶平均每月使用時間僅 34 分鐘,遠低於 X 的 5 小時 19 分鐘。
功能完整性:相較於成熟的競爭平台,Threads 在搜尋功能、話題標籤、趨勢追蹤等方面仍有改善空間。
地區發展不均:雖然在台灣、美國等市場表現優異,但在歐洲和其他亞洲市場的滲透率仍有待提升。
未來發展機會
AI 技術整合:隨著 Meta 在 AI 領域的持續投資,Threads 有望整合更先進的內容推薦和個性化功能。
商業化拓展:除了廣告收入,Threads 正探索訂閱服務、創作者工具、電商整合等多元收入來源。
全球市場拓展:特別是在印度、東南亞等新興市場,Threads 仍有龐大的發展潛力。
對社群媒體生態的深遠影響
Threads 的成功不僅是 Meta 的勝利,更代表了社群媒體發展的新方向。它證明了用戶對真實、有意義對話的渴望,以及去中心化、社群驅動內容的市場潛力。
從台灣的成功經驗來看,Threads 展現了社群平台在不同文化環境中的適應能力。其強調對話而非展示、重視互動而非觀看的理念,正在重新定義社群媒體的價值主張。
隨著 Meta 持續投資 Threads 的功能開發和市場拓展,這個平台很可能成為未來數年社群媒體格局重塑的關鍵力量。對於品牌、創作者和一般用戶而言,現在正是深入了解和善用 Threads 獨特優勢的最佳時機。
結論
面對持續演變的數位社群生態,Threads 的發展經驗提供了寶貴的洞察:技術創新必須與用戶需求緊密結合,平台建設需要考量文化差異,而真正的競爭優勢來自於為用戶創造獨特且有意義的互動體驗。
隨著 Threads 邁入成熟發展階段,其能否維持目前的成長動能,並在商業化與用戶體驗之間找到平衡,將是決定其長期成功的關鍵因素。無論如何,Threads 已經成功證明,在競爭激烈的社群媒體市場中,仍有創新和突破的空間。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