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Oracle)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宣告其在人工智慧基礎設施領域的強勢崛起。憑藉與OpenAI、xAI、Meta及Nvidia等科技巨頭簽訂的一系列重磅合約,公司業績與股價雙雙迎來歷史性暴漲,不僅重塑了市場對其的預期,也揭示了其在保密協議框架下,如何策略性地向市場傳遞其驚人的增長動力。
業績震撼華爾街:數字背後的AI驅動力
甲骨文最新公布的財報數據,徹底點燃了投資者的熱情。其股價迎來了自1992年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市值一日內激增超過2440億美元,使其總市值達到9220億美元,正式叩關兆美元市值俱樂部。
這場狂歡的核心驅動因素,來自於其未來已簽約營收的驚人增長。甲骨文的「剩餘履約義務」(Remaining Performance Obligations, RPO)——即已簽訂但尚未實現的收入——同比增長了359%。
Melius Research的技術研究主管Ben Reitzes指出,華爾街原本預期此數字約為1800億美元,但甲骨文實際公布的結果遠超預期,堪稱「歷史性的成績單」。
甲骨文執行長Safra Catz進一步透露,公司的人工智慧業務已全面展開,客戶名單囊括了當前AI領域最活躍的參與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與OpenAI簽訂的一份為期五年、估值高達3000億美元的雲端運算合約。
受此驅動,公司樂觀預估其核心的甲骨文雲基礎設施(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OCI)部門,本財年營收將大幅成長77%,達到180億美元,並設定了在2030年達到1440億美元的宏偉目標。
公開與保密:合約揭露的法律界線
儘管甲骨文高調宣布了這些合作案的宏觀規模及其對財務的巨大影響,但外界無法窺探合約的全部細節。這背後反映了大型科技合作中公開性與保密性並存的法律現實。
公開的義務:
作為上市公司,甲骨文有義務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規定,在財報和公開文件中揭露對公司財務有「重大影響」的合約。
因此,合作夥伴的名稱、合約的大致規模以及對未來營收的預測,都屬於必須向投資者公開的範疇。
保密的責任:
然而,根據甲骨文的標準雲端服務合同(CSA),所有具體的合同條款、服務價格、技術規格和商業機密均受到嚴格的保密義務約束。除非獲得合作方(如OpenAI)的共同書面同意或應法院要求,否則甲骨文不得單方面揭露這些敏感細節。任何未經授權的披露都可能構成違約,引發法律風險和商譽損害。
結論:雲端市場的新格局
甲骨文的此次爆發性增長,標誌著其已成功轉型為AI時代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供應商。透過與頂級AI公司的深度綁定,甲骨文不僅鎖定了未來數年的龐大收入,也向市場證明了其雲端服務的強大競爭力。
這場由AI引領的浪潮,正以一種兼具透明度與保密性的方式,推動甲骨文邁向新的高峰,並深刻改變全球雲端市場的競爭格局。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