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的互動我們都一直覺得最好的呈現方式並不是以 Chat 聊天的方式來呈現,應該有更直覺的方式來呈現,更直覺來進行互動。
2025 年 9 月,Meta 正式發表了 Ray-Ban Display 智慧眼鏡,這是第一款在消費級眼鏡中導入單眼顯示螢幕的產品。它結合顯示器、相機、麥克風、揚聲器,以及透過 Neural Band 進行的手勢控制,讓「顯示 + 記錄 + AI 輔助」成為可能。雖然初期以消費市場為主,但這項技術的誕生,也讓製造業與驗收流程的數位化出現新的契機。
科技規格帶來的新可能
Ray-Ban Display 智慧眼鏡重量僅約 69 公克,內建 600×600 像素全彩顯示器,亮度最高可達 5,000 尼特,即使在工廠強光環境下仍能清晰呈現。鏡片內的顯示器可以即時展示檢查清單、SOP 流程與規格圖,讓檢驗人員在不翻閱紙本、不手持平板的情況下完成作業。
內建 12MP 相機可進行拍照、錄影,並透過雲端即時回傳,減少紀錄誤差。搭配 Neural Band,使用者可用手勢操作選單或確認步驟,雙手保持自由,安全性大幅提升。續航方面,眼鏡本體約 6 小時,搭配充電盒可延長至 30 小時,足以支援一整天的檢驗任務。
驗收與品質管理的應用場景
即時檢查與視覺導引 驗收人員可直接在眼鏡顯示器上看到檢驗清單,逐步完成尺寸、顏色、批號檢查,減少翻找文件的時間。
數據收集與追溯 相機拍攝的異常照片與檢驗數據能即時上傳雲端,每批產品的驗收歷程自動紀錄,提升追溯能力。
遠端協作與指導 遇到疑難狀況,現場人員可即時將視角直播給遠端專家,雙方同步看到現場畫面與鏡面顯示,快速獲得解決方案。
AI 輔助判斷 透過 AI 分析鏡頭影像,眼鏡能辨識零件型號、條碼資訊,甚至比對 CAD 圖紙,降低人為誤判風險。
目前導入的挑戰
雖然 Ray-Ban Display 為驗收流程帶來顯著助益,但要全面落地仍有幾項挑戰:
- 續航限制:單機 6 小時續航對於長班制不一定足夠,需要充電規劃。
- 耐用性疑慮:目前尚未完全符合工業級防塵、防水與抗震規範,需測試其在高溫、油污環境下的穩定性。
- 顯示視野:單眼顯示的範圍有限,對於需要全景比對的檢查情境,可能存在不足。
- 成本考量:售價近 800 美元,若要大規模部署,需要仔細評估投資報酬率。
結語
Meta Ray-Ban Display 智慧眼鏡不只是消費市場的新潮配件,更是企業數位轉型的潛在工具。它在顯示、拍照、AI 輔助與遠端協作上的能力,與製造業的品質管理、驗收流程高度契合。未來,若能解決續航、耐用性與成本問題,這類產品將有機會成為工廠現場的標準配備,推動製造業邁向更高效、安全與數位化的未來。
雖然這次 Demo 出了些問題,回到這項目對於製造的確有新的契機以及新的可能性,對於許多以往無法想像的流程輔助,甚至是對於機器與人工之間的互動有了新的詮釋介面,讓我們對於未來的製造流程會有許多想像空間。
- https://www.engadget.com/wearables/meta-unveils-its-second-gen-ray-ban-smart-glasses-at-connect-000834325.html
- https://www.uploadvr.com/meta-horizon-hyperscape-photorealistic-scene-capture-quest-3/
- https://techcrunch.com/2025/09/17/meta-launches-hyperscape-technology-to-turn-real-world-spaces-into-vr/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