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川普政府重新啟動新一波全面關稅政策,先是2月對加拿大與墨西哥課徵25%關稅,3月再對全球汽車、鋼鋁產品提高25%,進入4月2日「解放日」後更宣布對所有進出口商品徵收最低10%關稅,並對部分國家如敘利亞課以高至41%的「對等關稅」 。這一連串動作引發包括中國於4月對美徵收34%報復性關稅與稀土出口限制等反制措施,美國與盟友、日本、韓國、歐盟等亦展開談判或調降關稅協議,整體氛圍急遽升高 。
台灣雖非主要的關稅攻擊對象之一,但於8月1日公告對台灣進口商品設最低20%關稅(半導體列為除外項目),此時正值美方啟動根據《232條款》進行的國家安全調查,涵蓋半導體及相關設備,預計調查結果將於2025年底或2026年初揭曉,美方將有90天時間決定是否對晶片等加徵30–35%關稅,此一變數影響重大 。
美國關稅政策對全球的實質衝擊
川普新一輪關稅政策直接打亂全球供需網絡,影響製造業與股市信心。以加拿大與墨西哥為例,自2月起正面臨25%出口關稅,加國汽車零件、食品與能源價格暴漲,導致經濟成長預估從接近1%滑落至負數,失業與企業成本大幅提升 。而OECD預估該政策將令美國2025年GDP降至2.2%、墨西哥萎縮1.3%、加拿大僅剩0.7%並增加通膨壓力 。
全球股市於8月1日川普宣布新輪高關稅後明顯下跌,歐洲STOXX 600下跌1.3%,亞洲主要指數也紛紛重挫。台灣股市下跌約1.6%,因美方對台灣實施20%關稅,令半導體與科技產業市場憂心 。
世界銀行於6月將全球2025年成長預測從2.7%下調至2.3%,並將通膨預估提升至2.9%,強調貿易緊張與關稅升溫是主要阻力 。雖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近微調預測至3.0%,認為前期備貨與延遲衝擊程度稍有緩和,但仍警告未來高關稅與政策不確定性恐使經濟持續疲弱 。
在市場層面,儘管S&P 500期貨跌幅有限,分析師擔憂市場過度樂觀,認為真正的通膨壓力與供應鏈成本可能在未來數月才逐步浮現 。消費端通膨亦已顯現,美國6月核心PCE指數年增2.8%,當月進口商品價格漲幅創今年新高,美國聯準會可能延遲降息時程至10月或之後 。
關稅收入如何改變美國財政結構
進口關稅成為美國新的財政支柱之一。美國財政部報告指出,截至2025財年6月,累計關稅收入已達約861億美元,單月6月淨收入高達266~272億美元,為歷年最高紀錄,令美國6月出現罕見財政盈餘 。
關稅政策下的美國:財政收入與投資的雙重效應
大規模實施關稅政策,確實為美國政府帶來了顯著的財政收益。根據美國財政部發布的數據,2025年上半年,美國關稅收入高達872億美元,遠超往年同期。截至2025財政年度前九個月(2024年10月至2025年6月),累計關稅收入已達1,13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財政部預估,2025全年的關稅總收入有望突破3,000億美元,使其成為聯邦政府第四大稅收來源。
此外,關稅政策也被視為吸引製造業回流、促進國內投資的手段。自政策實施以來,已有多家國內外企業宣布擴大在美國的投資計畫,特別是在汽車、電池和半導體等戰略性產業。然而,經濟學家也警告,關稅帶來的成本上升,最終可能由美國消費者和企業承擔,長期來看是否能真正提振國內產業和就業,仍有待觀察。
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及展望
目前台灣半導體產品仍未納入20%關稅名單,大廠主力出口產品如AI與高階晶片因技術獨特性仍具強大議價力。但中低階成熟製程若遇232條款結果決定加徵30–35%關稅,將對利潤與市場競爭力造成實質壓迫。此為中長期不確定因素,也是台企與政府高度關注的焦點,《232條款》結果若在2025年底前公布,就將在隨後90天內正式施行新稅率。
分階段實施與232條款調查
根據最新進展,美國自2025年8月7日起,對台灣絕大多數商品暫時徵收20%的對等關稅。然而,半導體及部分高科技產品目前並未完全適用此稅率。關鍵在於,美國商務部已於同年4月1日啟動了針對半導體、半導體設備及含有半導體的下游電子產品的「232條款」國家安全調查。
這項調查將是影響台灣半導體產業未來命運的核心變數。調查預計最晚在2025年底至2026年初完成,屆時美國總統將有90天時間決定是否對半導體產品課徵專屬關稅、設定配額或採取其他進口限制措施。
台灣產業是否需要過度擔心?短期與長期的虛實影響
短期衝擊有限,長期挑戰嚴峻
短期來看,由於「232條款」調查仍在進行中,台灣半導體主力產品對美出口尚未遭受毀滅性打擊。台灣企業,特別是台積電等龍頭廠家,因其技術領先和全球市佔率,短期內利潤受影響程度尚在可控範圍。
然而,從中長期視角觀察,情勢則不容樂觀。美國是否最終對台灣半導體課以重稅,將直接影響全球科技供應鏈的重構。為應對風險,台灣廠商已加速啟動供應鏈多元化策略,積極評估赴美國、墨西哥等地投資設廠的可行性。
同時,台灣政府與產業界也正積極與美方進行談判,並與日、韓等國爭取「最惠國待遇」,希望能透過增加對美採購、擴大在美投資等方式,換取較低的關稅或豁免待遇。
總結
綜合來看,美國2025年的全球關稅政策,正以一種激烈的方式改寫全球貿易規則。對世界而言,這意味著貿易成本的上升、供應鏈的重組以及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加。
對於身處其中的台灣,挑戰與機遇並存。短期內,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使其尚能應對衝擊。但長遠來看,「232條款」調查的結果將是決定其未來發展的關鍵。
台灣產業必須加速全球佈局的多元化,深化與美國在產業鏈上的合作,並透過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努力,在變動的國際格局中,爭取最有利的戰略位置。這場由關稅引發的全球貿易變局,其影響將在未來數年內持續發酵,深刻影響世界各國的經濟命運。
如何因應少量多樣變化快速的時代,歡迎找我們聊聊,或者私訊給我們。 https://www.cympack.com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