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慧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新創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但真正能脫穎而出的卻是鳳毛麟角。AI領域的權威學者、Coursera與AI Fund的創辦人吳恩達(Andrew Ng),以其每月平均建立一家新創公司的獨特經驗,為我們揭示了在AI時代取得成功的核心秘訣:速度。他強調,執行速度不僅是優勢,更是預測新創公司成功機率的最強指標。
這是一份來自創業第一線的實踐指南,涵蓋了從點子發想到產品迭代,再到團隊建構的全方位策略,旨在幫助創業者掌握AI賦予的加速度,駛入成功的快車道。
機會在哪裡?應用層與代理式AI的崛起
許多人將目光聚焦於半導體、雲端服務或基礎模型等底層技術,但吳恩達指出,從商業定義來看,最大的機會必然在於應用層。因為唯有成功的應用程式才能創造足夠的營收,去支撐整個技術堆疊的發展。
而驅動應用層創新的最強大引擎,正是當前最重要的技術趨勢——代理式AI(Agentic AI)。
這個流程也正是我們在開發 Cympack AI Agent 系統 時所採用的核心架構。我們的Agent不是一次性產出內容,而是根據客戶需求反覆詢問、歸納、校對,從包裝設計到製程建議,都進行可回溯的迭代優化。雖然開發過程相對複雜,但卻能提供品牌端更可信賴的決策依據。
掌握速度的四大支柱
從「具體點子」開始,而非模糊願景
「用AI優化醫療資產」是一個模糊的願景,工程師無從下手。但「開發一個讓病患線上預約MRI時段的軟體」就是一個具體的點子。
在開發初期,我們也面臨過「幫助品牌解決供應鏈問題」這種過於寬泛的命題。直到我們把目標具體化為:「讓品牌可以用自然語言輸入需求,AI 自動生成可量產建議與打樣說明」,團隊的行動節奏才真正啟動。
用AI工具重塑「建構-回饋」循環
吳恩達指出,AI程式碼輔助工具讓原型開發的速度提升了至少10倍。
我們在內部測試階段也有類似經驗:Agent 對話流程的設計不是一次定稿,而是依據不同客戶輸入持續演進。我們透過 prompt 測試自動化、多輪交互訓練,以及微調RAG模組,反覆調整交互模型,在一週內完成超過40個快速原型。
多方的參考不同的模型工具,多方的開源流程,再到試著自己重新製造輪子等等都是必要的路徑,只有自己經歷過一次,才能知道其中的優缺點。
攻克新瓶頸:產品管理與快速回饋
當工程開發加速,新的瓶頸來到了產品管理:如何獲得高品質回饋,並據此快速修正產品方向。
這一點我們實際經驗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為了解決品牌回饋模糊、難以執行的痛點,我們在 AI Agent 中設計了「回饋翻譯模組」,把感性的描述轉為具體製程建議,提升回饋的可用性與效率。
真正的護城河:深度理解AI
吳恩達認為,AI 專業知識未普及是一種「速度優勢」,深度理解 AI 等同於你有更多的工具、更多組合解法。
這也是建議各家開發團隊,至少需要有幾個人專注在新的技術和各家公布的趨勢,避免過度閉門造車,多參與社群活動,與大家交流,甚至是多了解用戶痛點其實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在我們的經驗中,技術上投入最多心力的領域之一,我們不只是使用 API,而是深入整合:
- RAG 文件索引與知識庫生成器
- 微調可控生成的提示框架
- 多階段 decision tree + memory agent 協作流程
這些技術組合讓我們能快速應對高度客製化的需求,構築獨特加上許多資料面向的整合創造出真正的技術護城河。
超越速度:責任、炒作與開源的未來
其中,在演講後的問答環節,吳恩達進一步探討了AI創業者應具備的宏觀視野:
責任與初心: 他直言,創業者應「審視內心」,如果一個專案從根本上無法讓世界變得更好,即使在商業上可行,也應該果斷放棄。AI Fund正是基於道德理由終止了數個專案。
警惕炒作: 對於「AI導致人類滅絕」或「AI將取代所有工作」等敘事,他認為多是為了募資或影響力而被誇大的炒作。他更傾向於使用「負責任的AI」而非「AI安全」,因為技術本身無謂安全與否,關鍵在於其應用方式。
保護開源: 他發出警告,部分大型企業正利用對AI危險性的炒作,試圖推動過度監管,從而扼殺開源社群,建立起類似於行動作業系統的「守門人」制度。他認為,保護開源的自由創新生態,是確保AI技術能普及並惠及所有人的關鍵戰役。
這點也是我們團隊在設計 Cympack 系統時始終堅持的價值:
- 在報價前即主動標示材料的法規風險
- 遇到方向偏離價值的專案,寧可放棄合作
- 致力於技術模組的部分開源,促進產業共創
這也是為什麽我們要將部分的項目開源,進行社群創辦與參與,主要透過互助才能互利,讓自己看到項目與所有人進行共享。
這時代進步的速度無法以自己的力量來追趕,勢必是個群體戰,持久戰。
結語
這份影片的內容值得花個時間聽一下吳恩達的分享,不只是方法論,更是一種創業者的底層哲學。
吳恩達的分享為所有AI創業者描繪了一幅清晰的藍圖:這是一個充滿無限機遇的時代,而速度是抓住機遇的唯一途徑。透過專注於具體點子、善用AI工具加速工程開發、建立快速回饋機制,並不斷深化對AI的理解,新創團隊才能在這場競賽中保持領先。
印證了這個信念:
在AI時代,真正的優勢不是只有「快」,而是又快又準又負責。
透過具體任務驅動、AI迭代協作、數據強化決策與技術積木組合,我們相信,新一代的應用層AI創新,將不再只是夢想,而是落地的現實。
而 Cympack正是這樣的的使命和平台,透過 AI 能量搭建出即時供應鏈的 AI 供應鏈製造平台。
工商服務 - 社群活動
如果你看完這篇文章,也開始對「怎麼用 AI 幫你加速、放大你的想法」感到興趣,那你絕對不能錯過這場活動👇
🎤 🐻 Coding Bear 台北場|來聊什麼是 Vibe Coding 台北場
我們將深入分享如何結合 AI 與程式、創意、內容製作,
讓你用最自然的方式,讓 AI 成為你的工作室助手。
👉 報名連結:https://codingbear.kktix.cc/events/ai-vibe-coding-2025-07-taipei
天南地北來亂聊,從設計、內容到自動化,無論你是創作者還是開發者,這場講座也許會有實用又有趣的靈感(吧)。來聊聊 AI 怎麼幫你少做一點雜事、多做一點你真的想做的事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