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工程師跨越管理的第一道牆 - 放下

越來越複雜的網路應用

2022 年,網路應用越來越複雜,表層是社群服務,轉頭看是廣告服務,詳細看是個資儲存庫,如此複雜的應用,如此眼花撩亂的系統架構,

現代的軟體開發已經從打個人戰,進入到團體戰鬥的打法。

打群架的時代

現在的許多產業,都在徵求軟體工程師,通常是徵求多位,以往以少少數量完成應用服務的時代已經過去。

現代已經是打群架的年代,前端至少一位,後端至少一位,系統管理,雲端管理等,這些都是在軟體公司內具備的職缺,已經很難回到那一人打天下的時代。

因此,誰能夠在技術領域中讓多種面向職能的人,互相進行協作,互相進行工作分配,將產品進度維持穩定產出,這樣的角色變得至關重要。

而通常,除了外部尋找此職能之外,這樣的職位,會以團隊中,最有技術力,且最能夠經常解決問題的人做為代表人。

帶領的第一課 - 『放下』

相信大家都一定有聽過彼得原理(Peter Principle)

因其某種特質或特殊技能,令他被擢升到不能勝任的高階職位,最終變成組織的障礙物

能力越強的人,通常被拔擢的越快,隨著職位的提升,也越發現能力的不適,而這問題在技術管理職位上特別常見。

因此,技術管理的第一堂課,要跟特別提醒的點是『放下』,特別是要放下自己的技術。

這可能與常理有所違背,為何會讓一個技術最強的人,去放棄他本身的技術呢?

放下的定義

放下,並不是要你放棄,癱軟在辦公室的椅子上什麼都不做,也不是讓你就捨棄掉對於技術的熱情,讓自己故步自封。

放下技術,是放下自己對於任何一種技術的直覺反應,本位思考,我們是否曾經聽過這種話『如果是我來做,兩小時就可以完成了』『這個很簡單,改一下就好了』

但今天,做的人不是你,你已經進入管理者的角色,你已經被賦予帶領的職能,帶領才是你該做的事情。

這時候如果以自己過往的『經驗,效率,能力』來看待『他人』的執行步驟及過程,會發現所有事情都如此的格格不入。

此時,你需要就是『放下』



適當的放下自身技術能力

我們可能是因為自己曾經努力過,也可能自己剛好在那個時代,也可能是因為自己比較幸運,不論是哪一種可能,就是這麼剛好的在這個時間點成為『帶人的那個人』

當我們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所有人,看待所有新鮮人,就如同開著跑車去嘲笑騎摩托車的人不努力一般,是如此的不對等,是如此的扭曲,

我們需要做的是 - 『試著用對方的角度思考 / 運作』,透過對方的角度以我們具備的經驗提供協助,以下提供提升團隊技術力的三個方法。

1. 透過範例,引導出更優秀的結果

對於每個技術問題,每個技術要怎麼解,肯定有許多美麗的範例,套用不同的函式庫,讓程式碼看起來是如此的優美又簡短且易讀。

如果這時候,能夠善用自己此部分長處,寫一段類似的範例,找一段類似的結構,並非提供解答,而是提供一種思路的參考和想像,對於夥伴們,一定有更好的收穫。

2. 建立好基礎架構,引導出更容易實作的內容

對於初學,技術能力尚未深刻思考者,其實要建構起一套架構,要構思一套具備通則的方法,是有難度的。

身為技術管理的你,透過自身經驗,將基礎架構建立,也許尚未完美,建構出最適合此時此刻的應用場景架構,讓夥伴能夠容易的銜接,且逐步的協助完善架構。

透過初步適合的架構,打造出不完美的 MVP 應用,再透過團隊的磨合,打造出最適當的產品架構,這才能凸顯具備經驗『你的價值』。

3. 透過詢問,引導出問題所在

最後是詢問,很多人會害怕詢問,也很多人會害怕聽到真話,但詢問的過程,往往會有意外的收穫,特別是單刀直入的問題,更可以獲得答案以外的收穫。

對於夥伴來說,也許他也期待你的詢問,心中也正在納悶著這問題的答案,不論如何,透過層層的詢問,層層的引導,此方法會是一個美妙的滋潤。

最後,設定成長指標

管理的過程是雙向的,是互動的,當我們透過『捨』的動作,來取得對方的『得』。

此時如果可以透過『指標』來看待是否有明確的成長,雙方和多方的互動是否有顯著的提升,效率上的增進。

透過指標的設定,透過 1:1 的機會進行指標訂定,以個人化的方式持續前進修正,且根據每個人的適應性,調整指標的廣度或深度,藉著修正觀察是否每個指標都逐步的朝向『好的方向』前進。

切記,以『善用個人指標,而非相對指標』作為成長幅度的觀察。

後續的課題

能夠看到這邊的人,相信已經是管理職,或者是深陷於管理職的泥沼當中,管理,不一定會是自己技術的突破,但是透過管理,可以讓自己的經驗以倍數的方式帶動團隊的提升。

只有透過帶領,透過管理,才能將自己這數年的內功與百戰不敗的經驗進行傳承,每把鋒利的刀,都需要時間的淬煉,人員的養成也不例外。

最後這句話送各位苦主,

『不怕人成長出走,就怕毫無成長又不走。』

歡迎留言給我,讓我知道你的問題,讓我們一起討論,一起成長,

並將文章分享給那苦海中的朋友。

https://www.facebook.com/caesarfromtaiwan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npm 還可以看影片,沒想到真的有人這麼做

 還真的有人做這件事情, 庆余年2剛上線,有一位小哥竟然利用 npm 包的機制,將整套高清視頻都搬上來了。 https://x.com/fengmk2/status/1791498406923215020 圖片來源, https://x.com/fengmk2/status/1791498406923215020/photo/1 此 Package 出處 https://www.npmjs.com/package/lyq2?activeTab=versions 截圖留念, 機制說明 NPM(Node Package Manager)是一個流行的 JavaScript 軟件包管理器,用於管理和分發 Node.js 應用的依賴。它允許開發者將自己的代碼打包成「包」,並上傳到 NPM 的公共註冊表,供其他開發者下載和使用。這個過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驟: 創建 NPM 包 :開發者將自己的代碼和相關文件打包成一個 NPM 包。 上傳到註冊表 :將包上傳到 NPM 的公共註冊表。 下載和使用 :其他開發者可以通過 NPM 命令行工具下載並安裝這些包。 這位小哥利用這一機制,可能是通過將整套高清視頻文件打包成 NPM 包並上傳到公共註冊表。其他人只需通過簡單的 NPM 命令即可下載這些視頻文件。 影響 版權問題 :這種行為涉及明顯的版權侵犯。高清視頻通常受到版權保護,未經授權的分發和下載都是非法的。 NPM 註冊表的可靠性 :這類內容的出現可能會損害 NPM 註冊表的可靠性和聲譽。NPM 註冊表是開發者分享和使用代碼的重要平台,如果充斥著這些不合法的內容,會影響其公信力。 潛在的安全風險 :將視頻文件偽裝成 NPM 包可能會帶來潛在的安全風險。下載這些包的用戶可能會無意中下載到惡意軟件或其他有害內容。 技術濫用 :這一行為展示了技術的濫用,原本為了方便開發者分享和使用代碼的機制,被用來分發非法內容,會對整個開發者社區造成負面影響。 歡迎留言給我,讓我們得到更多討論,一起回饋更多可能。 如果對於技術架構或者技術開發有相關需要顧問教育訓練服務或專案開發,聯絡方式如下,或者是與皇漢科技 EXMA-Square 進行聯繫。 FB: https://www.facebook.com/clonncd/ Twitter: https://twitter.com/clonncd 熱血漢誌: htt

從易經八卦到 AI 應用:用 LLM 自動化數據整理的工程探險

從 2023 年開始,在去年 為何技術老人這樣想那樣做? 的那場分享之前,就開始探索管理的更多可能性,以及探索更深層的奧秘,宇宙的二進位,生活中的陰與陽,到透過朋友深入探索 8 進位和 64 進位的玄學領域。 一開始只是想將自己體驗進行工程的還原,先是以為透過 ai 可以很快(偷懶)就可以解決掉資訊整理的問題,這邊有些踩雷的過程,以及對於整體實作的紀錄,分享給大家。 人生,原本以為很輕鬆的事情,最後都會不太容易 原本目標是希望將網路上許多的八卦資訊,以及六十四卦象內容,透過 AI 將資料進行彙整,就資料進行整合以及釐清就花了些時間 (汗) 以下且聽我慢慢道來 ... . 思緒步驟 大概步驟會是這樣,首先進行基礎八卦資訊搜集,大概由乾掛到坤卦,這些都可以在網路上容易取得,(這邊採用的是先天八卦順序) https://chatgpt.com/share/672083ea-4000-8010-ae50-3e120d845244 接著進入重點, 64 卦目前並沒有太多工程項目可以進行整合資料,因此主要透過 ChatGPT 產生資訊,以及透過 wiki 進行先達到快速效果。 https://chatgpt.com/share/67208416-c210-8010-9d43-a8c7235a1b03 緊接著,就會得到一串很像是 64 掛的內容,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取得資料中會包含錯誤資訊,對應錯誤的上下卦,但畢竟是電腦,有錯很正常,這才是我認識的 ChatGPT (這邊也有試過 Claude 也有相同問題)。 校正回歸 此時經驗就非常重要,透過 AI 協助我們進行資料編寫比對,但不是單純的比對,而是要先想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64 卦,兩兩相對。 64 卦,每個卦象不重複。 基礎於一開始 『懶』的狀態 , 首先直覺性的,是將比對錯誤的 json 直接丟入,原本預計透過 chain of thought 的方式,讓 llm 進行重複確認,但 ... 測試發現,需要透過 llm 產出原生資料越大時,隱藏的重複錯誤性會隨之提高。 llm 不轉,我轉 因此,這邊的解法朝向糾錯為主。 首先回到目的性,我們需要得到的結果是 完整的 64 卦象 取得對應的正確上下卦位置。 當我們有這樣明

Redis 已經不再免費了嗎?Redis is no longer free software ?

  根據Redis Source Available License 2.0 (RSALv2)的條款,這份授權協議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使用、複製、分發、使其可用、以及創建衍生作品的自由,但這些自由受到特定限制,特別是關於將軟體功能作為服務提供給第三方或分發軟體的方式,這可能限制了軟體的自由共享和再分發。 根據自由軟體基金會(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FSF)和開源倡議組織(Open Source Initiative, OSI)定義的自由軟體和開源軟體的標準,一個軟體要被認為是“自由軟體”或“開源軟體”,它需要允許用戶在任何目的下運行軟體、研究和修改軟體、以及自由地重新分發複製品,有時還包括創建和分發衍生作品的自由。 RSALv2設置了一些重要的使用和分發限制,特別是關於禁止將軟體或其修改版本作為服務提供給第三方的限制,這可能不符合FSF和OSI對自由軟體或開源軟體的定義。這些限制主要是為了保護Redis Ltd.的商業利益,同時允許使用者在某些條件下使用和修改軟體。 因此,雖然RSALv2提供了一些使用和修改軟體的自由,但它由於上述限制,可能不會被廣泛認定為符合“自由軟體”或“開源軟體”的嚴格定義。它更像是一種介於傳統封閉源代碼軟體和開放源碼軟體之間的“源可用”授權模式。 主觀想法 怎麼開源的狀態下還是需要商業利益的支持,只有在商業模式下才能走得長久,這段協議會影響到的基本上三大公有雲 Azure / AWS / Google Cloud Platform 絕對首當其衝,但如果以服務提供商的角色,能夠跟這樣的開源坐下來好好談談,也許這樣的 Agreement 可能對於 Redis 後續的生態發展才會是好的方式? 就讓我們持續看下去! Ref: https://lwn.net/Articles/966133/ https://redis.com/blog/redis-adopts-dual-source-available-licensing/ https://redis.com/legal/rsalv2-agre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