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面試者如何挑戰大工程師時代來臨?

面試者如何挑戰大工程師時代來臨?

全世界都在倡導轉職成為工程師,似乎轉職成為工程師就成為職場的救贖,真的是如此嗎?讓老衲來杠給各位聽。




最近有位好久不見的小朋友,是 2000 年出生的小蔡,對於即將面臨到面對職場的挑戰開始關心起技術,他開始尋找比較適合自己的領域,同時也開始在思考到底為了接下來的就職小蔡該如何準備。

詢問我說是不是可以考慮軟體開發工程師這條路線

對於他的詢問,反而引起我的注意,

這讓我開始思考並映射於最近招募的經驗,軟體開發此領域是不是對於每個人都是可以擔任的職啀,這邊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全民工程師這件事情

在全球景氣低迷的狀況下,的確特別在這一年大家會很有感覺萬物齊漲,薪水不漲,薪資就是一直停滯不前。

很多時候,在不同的領域中,會發現整個薪資就算是擔任了管理職務主管你也會面臨到薪資的強大屏障在自己面前。

這個時候, 軟體工程師年薪百萬口號 似乎就成了一種救贖。

好像成為了工程師就可以達到年薪百萬,在家輕鬆工作,不用打卡也不用受到風吹雨淋,隨時想工作就可以工作,每個月又有固定薪水入帳,感受到類財富自由,人生的美好。

如果能夠爭取到跨國公司的職位,這份薪水有可能還可以上看每個月十多萬以上,甚至是往上也是極度有可能的事情,人生美好層次又再度提高了起來。

  • 但這件事情是真的每個人都可以達到嗎?
  • 還是這就是另外一種性存者偏差呢?
  • 亦或者這些人其實是金字塔頂端的小眾?

每份履歷都像是同一種履歷

最近在最近幾年在面試工程師的時候特別會看到許多轉職者,一開始履歷裡面看到相關的作品一開始會覺得十分的驚艷,

Wow, 現在的新手就可以做到如此精美的畫面,這些畫面是我當初用 Bootstrap 也做不出來的東西,許多的互動體驗好的一個不行,做出來的頁面配色和對齊也是極致。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多看了幾封履歷之後,就會發現在各大技術養成學院出來的學生履歷成果內容如出一轍,在面試的過程中也會詢問許多關於框架的底層概念,和比較技術觀念的時候,甚至是許多框架的核心概念,就很容易露出馬腳。

很多面試者會一問三不知,透過許多引導,但殘酷的是連關鍵字是什麼都也無法推敲出來,更不用說在小組裡面到底怎麼樣合作,許多不同線上產品的比較,使用者流程,使用者後面的互動邏輯等,幾乎是風吹一片倒,只能跟各位含淚說再會~

很可惜的,甚至是到了後面,面試多場之後反而履歷上標注是從某學院畢業的學員成了反指標,默默的設下只要是從這個學院出來的就先跳過,先不用安排面試...

任職後遇到天花板?

在這些應試者中,也不乏有看到轉職成功,也在軟體開發產業裡面待了一段時間 1-2 年不等的時間,但仔細一看,又發現他們的每個階段工作的時間都只有停到 6 - 8個月不等甚至是低於3個月的時間。

查詢了一下應試者的作品,覺得還不錯,查看公司的產品,還有相關官方資訊看起來也還可以,可是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

這引發了我的好奇心,也歸納了以下幾點自己的看法,

第一點,這些人是為了錢而來,但卻無法為了錢而堅持學習,薪資是會習慣和麻痺的,但技術無法。 

第二點,因這些公司有的技術團隊較小,讓人覺得只要能夠運用手上工具和習慣的框架,就可以滿足工作上大部分的情境和應用,而缺少了基礎能力的養成和觀念。 

第三點,當自己覺得基礎能力不足的時候,又不知道要去哪裡求助,公司裡面可能沒有足夠的資源讓他們去進行詢問,導致人們連問題的關鍵字,或者是要去找什麼樣的資源來解答,完全沒有方向。

雖然知道應試者已經很努力,也很幸運的轉職進入軟體技術開發的領域了。 但從以上這幾點來看,很現實的狀況,因為以為只要學會找到人生的解答,就可以不用持續學習的概念依舊存在著,要記得薪資是會習慣的,而技術不會,這只會讓自己停滯不前。

另外一個是錯誤的期待。導致於應試者的停滯,沒辦法繼續往前持續學習。 並不是每個場域都會有前輩可以帶領,更不用說每個前輩都也希望有人可以帶著自己

大家都在期待進入公司之後就會有資深的人來帶領,殊不知資深的人可能只是比你早進入公司,並不是能力上或架構上實務面上的豐富,更不用說,大部分的資深工程師,也都期待著進入公司之後公司內部有足夠的資源可以帶領他,讓他持續學習。

最後的最後,是大家把這些剛出學院的工程師,當作是公司的救贖,公司的開發資源,全公司開發主力,導致於最後架構的不完善,對於技術的本質掌握度低落,在經歷的公司都是各司其職,或者人數少的公司狀況下就形成了一個死循環

給即將準備入職者的心理建設

如果你是還在觀望的朋友們,就如同小蔡同學一樣還在觀望未來的人,我還是會建議你試著透過底下幾個方式驗證自己的意願。

第一步,透過線上的免費課程,透過線上的題目,確認自己到底有沒有興趣在軟體開發的領域當中,但這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會是好好的做一個自己的小型專案小型產品,甚至是一個很小的計算機,記帳筆記,聊天機器人等等等,來驗證自己的實踐能力。

第三步,透過 github 或者是 blog 部落格,短影音,記錄自己的學習歷程並且分享,讓自己學會從描述文字的方式分享並切割邏輯思考的過程。

如果上面三個步驟你都試過了並且非常享受其中,恭喜你,你將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軟體開發工程師,非常歡迎你的加入。

有時間壓力的學習

一但進入到職場之後,會面臨到的第一個課題是『持續的學習』還有要『加緊補足自己的基礎學識不足』,包含和超越自己在一切所不了解,不知道的事情,都要趕緊補上,就如同孫正義不斷超前自己一般。

進入了職場後,挑戰才是開始,任何事情都會有時間框架,任何事情都會有一個時間的限制,因為時間就是金錢,每天都在急速流逝。

殘酷的來說,對於公司來說工程師本身是一個成本,這件事情需要牢記在心,厲害的工程師之所有會有高薪是因為他的高產出而不是他的高傲。

進入職場歸納以下幾點,

第一,任何的事情都會有成本的考量,不可能讓一件事情無限延伸下去。 

第二,持續開始思考到底這條路線是不是想要繼續維持下去的,自己短中期的路線要如何發展。 

第三,吃自己的狗食,當興趣成為工作的時候其實是一件非常不有趣的事情,如果做的這件事情,發展的這個產品是需要自己強大認同度,強大使命感,讓自己持續沈浸在產品的服務當中,企圖讓專案或產品可以更好。

保持持續的學習

在進入軟體領域的這些新人們,或者是轉換成語的這些新人們,

我會給予大家一句話『軟體開發就是一個坑』

這個坑就是要不斷的持續學習不斷的精進,當你學習的越多你就會發現自己的知識有多渺小,自己的了解有多麼的不足,在了解更多之後,你才會知道一個產品要推向市場有多麼的困難,拓展是有多麼的絕望,

在這麼讓人沮喪的狀況下,我們自己還是可以保持一個,『創造出更好的產品』,『改變世界的心』,還有一個想要探索無限可能的渴望。

這樣的精神才能夠讓自己持續 5年 - 10年甚至到更久的一個職場態度,軟體工程師某個程度來說的確是十分輕鬆愉快的職位,再加上遊遠距工作的模式下還有許多軟體的協助下,可以讓溝通,事情的交付,越來越簡單,也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全世界的專案。

真的在接觸自己心裡所喜歡的東西嗎?

 認真覺得自己有在持續的改變這個世界嗎? 

或者這個項目是你自己真心喜愛的嗎?

這些問題最後留給大家思考 ...

希望以上分享可以讓大家好好思考軟體工程師這條路是不是適合自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RAG 和 Prompt 原理超簡單解說!想知道 AI 怎麼找答案看這篇

這篇文章是給對於你已經開始使用所謂的 ChatGPT / Claude / Gemini 之類的 AI 服務,甚至是 Siri (嘿丟,他也是一種 AI 應用服務喔) 簡單來說是非 技術人員, PM,小白,想要趕快惡補的人 ,直接花十分鐘可以看完的一篇科普業配文章。 或者是概念僅止於,AI 這東西會幻想,會有誤差,會對於生活有些幫助但沒有幫助的人們,做個簡單又不是太簡單的介紹,希望用一個非常入門的方式讓你們有個了解。 當然,這篇文章目的很簡單, 就是引流 ,如果你身邊有已經對於 Web 技術開發的人員,歡迎報名分享給他,年末出國不如學一技在身,參加今年我們舉辦最後一場 RAG 實作工作坊,報名連結 , https://exma.kktix.cc/events/ai-for-dev-course-rag-2 注意: 接下來每個大段落結束都會有一段工商導入,但文章絕對精彩,請注意! 為了讓各位容易想像,我們將整個世界的資訊,先濃縮到這本『西遊記』的世界觀當中,我們整個世界都在這個 『西遊記』 ,而 大型語言模型 我們用 『書精靈』 來描述。 PS. 我們先預設各位,應該都有聽過,西遊記!如果沒有聽過西遊記的,請右轉出去,謝謝! 先來談談向量 在《西遊記》的世界裡,我們可以把 向量想像成一種「內容座標」 ,讓系統知道每個角色、場景、法術等的 「位置」和「距離」 。向量幫助語言模型知道不同內容之間的關聯程度。 向量就像內容的「距離」和「位置」 比方說,唐三藏的 「位置」(向量)會接近「佛經」和「取經」 的概念,因為他一路上都是為了取經而前進。孫悟空的 向量位置則會更靠近「金箍棒」和「七十二變」 這些概念,因為這些是他的特徵。 相似內容靠得更近:像「佛經」和「取經」會靠近唐三藏的向量,因為它們彼此有很強的關聯。 相差較大內容會離得較遠:像「取經」和「妖怪」「妖怪的寶藏」就距離比較遠,因為妖怪的寶藏和取經的目標關聯性不大。 是誰決定的這些位置? 簡單來說,這些位置和關係是模型自己學出來的。語言模型會閱讀大量的資料和這世界觀的資訊,觀察哪些詞語經常一起出現,根據「共同出現的頻率」來決定它們的關係,並且自動生成向量。例如: 如果模型看到 「唐三藏」 總是和 「取經」 一起出現,它就會讓「唐三藏」的向量靠近「取經」。 ...

npm 還可以看影片,沒想到真的有人這麼做

 還真的有人做這件事情, 庆余年2剛上線,有一位小哥竟然利用 npm 包的機制,將整套高清視頻都搬上來了。 https://x.com/fengmk2/status/1791498406923215020 圖片來源, https://x.com/fengmk2/status/1791498406923215020/photo/1 此 Package 出處 https://www.npmjs.com/package/lyq2?activeTab=versions 截圖留念, 機制說明 NPM(Node Package Manager)是一個流行的 JavaScript 軟件包管理器,用於管理和分發 Node.js 應用的依賴。它允許開發者將自己的代碼打包成「包」,並上傳到 NPM 的公共註冊表,供其他開發者下載和使用。這個過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驟: 創建 NPM 包 :開發者將自己的代碼和相關文件打包成一個 NPM 包。 上傳到註冊表 :將包上傳到 NPM 的公共註冊表。 下載和使用 :其他開發者可以通過 NPM 命令行工具下載並安裝這些包。 這位小哥利用這一機制,可能是通過將整套高清視頻文件打包成 NPM 包並上傳到公共註冊表。其他人只需通過簡單的 NPM 命令即可下載這些視頻文件。 影響 版權問題 :這種行為涉及明顯的版權侵犯。高清視頻通常受到版權保護,未經授權的分發和下載都是非法的。 NPM 註冊表的可靠性 :這類內容的出現可能會損害 NPM 註冊表的可靠性和聲譽。NPM 註冊表是開發者分享和使用代碼的重要平台,如果充斥著這些不合法的內容,會影響其公信力。 潛在的安全風險 :將視頻文件偽裝成 NPM 包可能會帶來潛在的安全風險。下載這些包的用戶可能會無意中下載到惡意軟件或其他有害內容。 技術濫用 :這一行為展示了技術的濫用,原本為了方便開發者分享和使用代碼的機制,被用來分發非法內容,會對整個開發者社區造成負面影響。 歡迎留言給我,讓我們得到更多討論,一起回饋更多可能。 如果對於技術架構或者技術開發有相關需要顧問教育訓練服務或專案開發,聯絡方式如下,或者是與皇漢科技 EXMA-Square 進行聯繫。 FB: https://www.facebook.com/clonncd/ Twitter: https://twitter.com/clonncd 熱血漢誌:...

2024 推薦關注的 JavaScript 知識

以 js 整體發展來看,目前自己最看好的發展是在於兩個面向,一個部分是 Storybook ,一個部分是 Web container ,為何會是這兩個部分,這邊也分享一下自己的見解。 Storybook Storybook, 如果有用過的朋友都知道,他是屬於前端的展示,可以從 UI 的結構,到 parameter 的傳入,以及 component 如何使用的方式細節呈現等完全呈現。 AI 的到來,加上 Storybook 的呈現,可以讓新發展,或者更新版本的 UI Component 不再是孤兒,很快的 AI 可以學習如何使用新的 Component, 且在同時可以讀取 UI 畫面(Vision) 的狀態下進行識別 UI 在呈現上可以使用的方式。 同時也可以直接了解整體程式碼在使用上可以有怎麼樣參數傳入的方式,甚至是,你只要發展出一套 react 的版本,透過 AI 可以直接透過 Storybook 的版本,直接用最典型的狀態(但不一定效果最佳)轉換成 Vue, 或者 Villina JS 的版本。 這對於開發者,是一個多大的福音,Do Once, Call Everywhere. Web Container Web Container, 正所謂,Container 之下無蟒夫,容器化不只是能夠跑在後端,現在也能夠跑在前端,加速了整體的部署,同時也加速了以往的 SSR 的限制,以往很多時候『it works on my pc』的窘境將不再復見,你的瀏覽器將是我的雲端,You are the edge of mine, 聽起來有多浪漫,光靠這招就是一個歡呼! 完全就是一個端到端,環境的問題接下來將再不是一個問題,以往會有的 Node.js 的問題,接下來都可以在 Web Container 裡面排除掉,直接快速的進行部署實現,同時執行出應用端應該有的樣子。 當然瀏覽器支援度會是一個問題,不過我相信這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相信在座的各位,最多的就是時間! 等吧! JSDC 2024  JavaScript Developer 年度盛會,線上展開。 這次講師要講什麼,就是要講這些有的沒的,還不來聽嗎? 聽懂幾個關鍵字,開心學會一輩子! JSDC 2024 網站: https://2024.jsdc.tw/ JSDC 2024 售票連結: https://ww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