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最棒的親子課程,卻是最難的親子課程


很久沒有寫文章了, 2021 開始動動筆, BUGU HOUSE 小書坊,經營也大概進入三年多的時間,從默默無聞,到稍稍有些小名聲,雖然感覺開心,但背後的推手是我老婆 Amy ,一位被法務耽誤的幼兒教育家

這幾年來說,受益最大的應該就是自己的大兒子 - 77

現在正進入四歲豬狗嫌狀態中,跟著經歷許多課程,也跑過許多地方,短距離的從桃園到中壢,桃園到台北,甚至從桃園跑到台中體驗各種不同老師的課程,瞭解各種教學方式。




透過 BUGU HOUSE 小書坊 的成立,我們也可以透過書坊的名義邀請到許多知名的講師進行授課,也藉由這個機會邀請許多老師進行育兒經驗分享,從中瞭解到『蒙特梭利』,『卅提爾』,『說故事的方式』,『聲音的魔法』,『發音特點』,『教具的使用』來瞭解到老師如何透過這些手法與小孩進行互動。

對於自己來說,稍稍微能夠用肉眼和參與過程的感受,比較出來老師經驗的差異,也因為自己有些台上經驗,也稍稍為能夠瞭解老師背後的經驗以及對於每次課程的準備。

親子的大餅

對於很多人來說,親子是塊很大的市場,但對於『親子共讀』,『親子課程』來說,是,也不是。


是!

的確少子化,大家對於孩子的教養明顯的提升了,也對於幼兒需要透過玩樂上課這件事情,而不是讓自己的小孩每天在家爬著牆壁,舔著地板,望向天花板,吃飯時對著平版。

大家更願意帶孩子出去走走,帶還不會說話的孩子,參與不同的課程,體驗不同的樂趣。

但是有個很大得問題,孩子的不確定性。

孩子對於陌生環境與陌生老師的反應,其實比大人還要強烈許多,對於每個週末才有一次上課機會的孩子來說,每次都是陌生的挑戰,對於適應力的極限比賽。

每每看到小孩在地上爬,頭並沒有對著老師,就被強制轉正的孩子,我都想跟那位家長說『他雖然看似沒有在聽,但實際上都在吸收』。

對,孩子的五感和記憶,比你想像中的強,大家會用『我自己覺得』『我認為上課應該 ...』的方式來對待孩子,但實際上,孩子更需要透過轉移自己注意力,來適應整個陌生的環境,來表達自己的恐懼與無奈,只有透過這些方式,才能開始逐步進入到課程中,況且每個孩子成長的速度不同,有的害怕顏料,有的對於觸覺敏感,有的害怕大聲 ... 每個孩子敏感的狀況不同,可能直到三四歲以上才會趨向穩定。

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的親子課程,其實都會建議兩三歲以後才開始上,但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六個月就可以開始體驗,而且效果卓越,如果可以的話,自己開間親子空間會更好(推坑)





也不是!

親子課程另外一個非常大得問題,『區域性!』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每個星期如此閒情逸致,走,我們每個星期去台北上課,這很難,就算有,也是少數,少數中的少數,各位知道少數代表什麼嗎?

代表『貴』

價格是固定的,分母變少,表示價格提升,那就永遠不會便宜。

因此好的親子課程就是這麼貴,他就是稀缺,真正好的老師,永遠不怕沒有人!需要得到好的教育條件,就是需要跑地點,孟母三遷不是沒有道理,為了孩子教育奔走天崖,雖然無法得知投資報酬率,但看看人家孩子兩三歲會游泳跑步樂高積木,你家還在傻呼呼流口水,此時就算不比較,心中也會對於自己的孩子多少有些愧疚。

但是愧疚又能如何,地屬偏遠就是如此,無法長期上課。

區域性就是如此而生,畢竟能付的起錢的區域也大多集中在都會區域,但就是貴,就是遠,對於偏遠地區且無法有交通能力的孩子,永遠只能跟你說『抱歉』

這教育的階級複製,就是如此的運行中,沒有中斷過,你只能看著上面那群人講屁話,孩子等你長大有機會讀到這篇文章,記得要更努力更努力更千百倍的,一旦機會的來臨,打爆那上面人的牙,讓他們無法再講大話!

必須跟這群孩子說,『也許能做,但還是無法做得太多,抱歉,我幫不了你們太多,抱歉!』

也因此從數據上他是一塊大餅,但如果切開區域性,菁英制之後,其實能夠真的參與親子課程的孩子,是少數中的少數。

以舉例來說,大部分的孩子能夠買到戰鬥陀螺(有一部份還只能買大陸版),但能夠接受專業戰鬥陀螺訓練課程的孩子,就是少數中的少數,而這就是現實。

最棒的親子教育

大家都期待有一位神奇的老師,可以有一個神奇的教學,瞬間讓孩子經過一堂課之後就變成知書達禮,會自動收樂高玩具的孩子,但偏偏這樣的教法永遠不存在。

沒有一套教法,沒有一套系統,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便是在教不知道怎麼帶孩子的家長,小孩如何投入到情境中,如何融入到環境中,老師就是在教你怎麼帶孩子。

課程的結束,才是課程的開始。

課程之後,更需要家長長期的支持,家裡自己帶,父母自己拿起一本書,緩緩的念個十分鐘給自己的孩子,每天,專心的陪伴自己的孩子,放下手機,關掉螢幕,好好的,細細的念幾本書給孩子,帶著孩子折個紙飛機,帶著孩子畫個三角飯團,雖然醜,雖然斗,有太多可以吐嘈的樣子,但那就是這年紀應該有的樣子,那就是自己孩子的樣子。

帶著他們緩緩的進行自我需求的描述,這才是最棒的教育。

最棒的教育,是『課之後的家裡』

有多久沒有陪孩子念一本書呢?

有多久放下手邊訊息,陪孩子玩個樂高積木呢?

有幾次,你能夠看著孩子東張西望,給予他們機會去認識新環境?

放過孩子,也放過自己

給孩子機會,再給他多幾次機會

不過就是個課程,多點耐心,多點下次!真的當下不適合,也許過個半年,一年,又是可以再度嘗試的時間。

你會變,孩子也會,他的成長遠比你想像多更多。

最後的補充

我必須說,我們也是特別的特別的一群,一週有三到五天有機會可以帶著孩子接受不同老師的課程,從繪本閱讀,繪畫,武術,律動到 STEAM 的所有所有可以想的到的,想不到的課程。

也必須說,因為機緣,也才能夠帶著孩子上課,看著孩子上課,顧著孩子上課,這看似簡單的事情,對於許多家庭來說,很不簡單。

感謝所有願意給予機會的人,感謝你們,感謝一切的一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面試者如何挑戰大工程師時代來臨?

面試者如何挑戰大工程師時代來臨? 全世界都在倡導轉職成為工程師,似乎轉職成為工程師就成為職場的救贖,真的是如此嗎?讓老衲來杠給各位聽。 最近有位好久不見的小朋友,是 2000 年出生的小蔡,對於即將面臨到面對職場的挑戰開始關心起技術,他開始尋找比較適合自己的領域,同時也開始在思考到底為了接下來的就職小蔡該如何準備。 詢問我說是不是可以考慮軟體開發工程師這條路線 對於他的詢問,反而引起我的注意, 這讓我開始思考並映射於最近招募的經驗,軟體開發此領域是不是對於每個人都是可以擔任的職啀,這邊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全民工程師這件事情 在全球景氣低迷的狀況下,的確特別在這一年大家會很有感覺萬物齊漲,薪水不漲,薪資就是一直停滯不前。 很多時候,在不同的領域中,會發現整個薪資就算是擔任了管理職務主管你也會面臨到薪資的強大屏障在自己面前。 這個時候, 軟體工程師年薪百萬口號 似乎就成了一種救贖。 好像成為了工程師就可以達到年薪百萬,在家輕鬆工作,不用打卡也不用受到風吹雨淋,隨時想工作就可以工作,每個月又有固定薪水入帳,感受到類財富自由,人生的美好。 如果能夠爭取到跨國公司的職位,這份薪水有可能還可以上看每個月十多萬以上,甚至是往上也是極度有可能的事情,人生美好層次又再度提高了起來。 但這件事情是真的每個人都可以達到嗎? 還是這就是另外一種性存者偏差呢? 亦或者這些人其實是金字塔頂端的小眾? 每份履歷都像是同一種履歷 最近在最近幾年在面試工程師的時候特別會看到許多轉職者,一開始履歷裡面看到相關的作品一開始會覺得十分的驚艷, Wow, 現在的新手就可以做到如此精美的畫面,這些畫面是我當初用 Bootstrap 也做不出來的東西,許多的互動體驗好的一個不行,做出來的頁面配色和對齊也是極致。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多看了幾封履歷之後,就會發現在各大技術養成學院出來的學生履歷成果內容如出一轍,在面試的過程中也會詢問許多關於框架的底層概念,和比較技術觀念的時候,甚至是許多框架的核心概念,就很容易露出馬腳。 很多面試者會 一問三不知 ,透過許多引導,但殘酷的是連關鍵字是什麼都也無法推敲出來,更不用說在小組裡面到底怎麼樣合作,許多不同線上產品的比較,使用者流程,使用者後面的互動邏輯等,幾乎是風吹一片倒,只能

jQuery, animate function with css exlapenation.

Today, I want to use jQuery making a animation for webpage, First I check animate fuction on ref book. I clearly know how use it, there are two main function for animate. 1. $().animate({ "style1":"value1" , "style2":"value2" }, Time); Time: it can be three type, String => "slow", "fast", "normal". Integer=>10000 2. $().stop(); it can immedaitely stop animation. Let's do some experieces, I bulit a simple page. You can hover UP and DOWN for a article sliding UP or DOWN. Les't do it. HTML CODE: <div id="all"> <div id="up">往上</div> <div id="showTab"> <div id="data"> About This script is intended for forms where the user needs to upload an image to a Web site. The image is displayed on the page for previewing before uploading. The display will be resized if needed so as not to break the page layout. Valid file types are set in the scri

初級工程師的迷霧:解析開發中常見的困擾與挑戰

在我和工程團隊的共事歷程中,我注意到初級工程師經常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無論在面對簡單或複雜的挑戰時,都能體現出來。歸納起來會有常見以下幾個面向。 簡單的問題 發現許多初級工程師在面臨簡單或複雜的問題時,常有可能會遇到困難,時常會有一種繞圈圈的氛圍, 常見問題分別有, 問題本質 首先是對於問題本質上並沒有釐清完成的目標,以及問題本身是要解決什麼樣的商業問題,客戶問題,導致於因為總總原因,做了 scope 過大,或者,花了過多時間進行 over design 的問題發生。 過度依賴套件 發現在新手開發中,會發現為了解決單一問題,卻引用了一大包的 libary 或者引用了不適合此問題的套件。在求解的過程中,容易導致要解決套件的問題,而忘記了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複雜的問題 我們在面對複雜的問題時,經常會因為缺乏策略與經驗而感到困惑,反而在處理看似簡單的問題時,卻可能因為過度依賴套件或缺乏組合技巧,而陷入泥淖。不論是複雜或是簡單的問題,我們都需要找到更有效的解決方式。 不論是經常過度依賴套件求解,又或者複雜的問題不知道如何拆解。因此導致新手可能會感到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運用組合技巧。因此,他們往往在處理看似簡單的問題時,容易陷入困境,導致專案的時程延宕。 特別是各自工程師都有開發壓力時,身為新手開發者就更難與資深開發者進行討論,從中汲取前輩的經驗,轉化成自身的價值發生。 解決的方向 上述的問題,自己再開發的時候也或多或少會發生,當然在新入門者更是容易深陷其中,不知如何自拔。 除了參與社群,從傾聽到互動的過程中,從前輩的經驗進行思考及內化的過程。 在 AI Generated 時代,我們可以透過 LLM 透過適當的思考方式和問答過程,逐步的逼近答案,也許是一條可以進行的道路。 這裡,會以透過內部訓練的經驗,提出如何以 ChatGPT 這樣的工具為例,提升對於新手工程師的幫助。 透過 ChatGPT,我們可以解決許多類似的問題。例如,我們可以透過 ChatGPT 建立一個問答系統,進行問題分析,或是請 ChatGPT 提出最適合的工具和方法來解決問題,尤其是那些可以透過使用基礎 function 就能處理的簡單問題。這不僅能讓我們避免過度依賴套件,更能發掘並利用基礎工具的能力。 工商時間 7/3 (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