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時尚的香港,破碎的殘像

時尚的香港,破碎的殘像



以前對於香港的印象,就是停留在『購物天堂』,好逛好買的好地方,敝人實在沒有去過香港,這近日有幸前往一探究竟,感想但是只有兩個字『可惜』。

服務業的態度

那天天空還微微下著小雨,好不容易在九龍地區挑了一間茶餐廳,看著服務員忙裡忙外好不熱鬧,裡面也有許多人在內部用餐,選定位置坐下之後,持續看著服務員裡裡外外進出,但是似乎沒有空幫忙點餐,因此我雙手揮動數次,總算有個人願意來幫忙點餐了,心中還帶著一點小感激,服務員快速問我『要點什麼』,就在我還在感激的同時,口中一陣猶豫,三秒後,服務員就回應『想好再跟我說』,飛快的極速消失在我面前,只留下一陣錯愕的我。

原本以為這只是一個個案,但是在香港的時光中,點餐,吃飯,買票,只要是跟服務有關係的事情,都像是戰鬥一樣,不是快速,不然就是馬虎,敷衍帶過,服務業本著服務本質,卻沒有把客人心情放在心中,實在可惜。

街道與建築

香港的白天是如此的忙碌,抵達香港當天是一般工作日,大家的腳步比台北街頭的高根鞋正妹腳步還要快,我悠哉的徜徉在香港街道上,稍微顯得突兀。街道上人來人往,巷弄裡面卻感覺烏煙瘴氣,地上許多腐臭的味道,正確一點的說法是,許多地方會莫名飄來腐臭味,但是卻說不上來那種噁心的氛圍。

雖然眼前看到是華麗的大樓,以及車水馬龍的人們,身邊的建築都是現代化,高樓大廈,我原本以為只有市中心比較如此,也許到了香港城外就比較可以感受傳統的古色古香,或者比較當地特色的風景,但是在這裡那些木造建築,似乎被鋼筋水泥所取代,剩下的是那些老舊及無法拆除的屋子,在那搖搖欲墜,與旁邊的華麗建築呈現強烈的對比。

在我所看到的眼中,香港街道已經沒有特別的文化,特別的建築,當地的特色也不再顯著,所看到的是現代化的建築,名牌店家的成立,在一個街道裡面居然能夠有如此多間不同奢華品廠商進駐,堪稱為另類世界奇觀。

內陸與香港

香港人似乎特別不喜歡講北京話的我們,通常會把講北京話的人當做敵人般的仇視,連在機場內都可以特別感受到,當我用北京話與海關人員詢問時,他只不耐煩的回應『我聽不懂華語啦(香港腔)』,隨即撇頭而去,只留下一頭霧水的我,似乎這種態度好像要跟人對槓起來一樣,只能說無奈,無奈,無奈。

在餐廳,與店家,經常聽見陸客及店家爭吵,總之就是比誰嗓門大,誰大聲,是一個另類世界奇觀,在台灣這種情況其實很少見,頂多就是大聲兩三句,然後繼續講道理。但是陸客與香港本地人似乎就是很不合似的,很多地方都可以聽見此起彼落的吵架聲。

流失的文化

在香港的這段旅程,我看見的繁華的都市,以及刻意營造的華麗氣氛,雖然知道香港人收入比台灣多,但是看到餐廳及路邊攤的價格,讓我不禁為本地人捏了冷汗,如果連地攤價格都是如此高昂,除非全香港都是高階經理人,或者是高階主管,否則如何在這麼高價成本的地區生存?此時替是生活在台灣的人,感到一點點的『小確幸』。

當我搭車經過大歟山的時候,看到陡峭的山坡上正在進行著大樓的開發,在仔細回顧左右,卻看到大樓早已林立於此地,深深為當地居民感到遺憾,也為台灣能保有自己的山林而感到開心,香港因為地小已經被剝奪與自然共存的機會,老舊的房屋也無法保留,在地的居民早就不知道搬遷至何處,當我想要找人詢問這些地區古老的歷史時,卻只有看到年輕人擺著手搖著頭,他們不知道自己當地的文化,歷史的軌跡,以及建設的紀錄,甚至無法以香港當地居民為傲。

剩下的是成為金錢的奴隸,在主流媒體下成為另類被圈養的孩子,也許有一天這些人會成為很偉大的人,但是實質上會真的『窮到只剩下錢』。

台灣,會再度步上香港的軌跡嗎?也許台灣地大,可以撐的久一點,但是你還可以撐多久?你的小孩可以撐多久?我們還有多久?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npm 還可以看影片,沒想到真的有人這麼做

 還真的有人做這件事情, 庆余年2剛上線,有一位小哥竟然利用 npm 包的機制,將整套高清視頻都搬上來了。 https://x.com/fengmk2/status/1791498406923215020 圖片來源, https://x.com/fengmk2/status/1791498406923215020/photo/1 此 Package 出處 https://www.npmjs.com/package/lyq2?activeTab=versions 截圖留念, 機制說明 NPM(Node Package Manager)是一個流行的 JavaScript 軟件包管理器,用於管理和分發 Node.js 應用的依賴。它允許開發者將自己的代碼打包成「包」,並上傳到 NPM 的公共註冊表,供其他開發者下載和使用。這個過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驟: 創建 NPM 包 :開發者將自己的代碼和相關文件打包成一個 NPM 包。 上傳到註冊表 :將包上傳到 NPM 的公共註冊表。 下載和使用 :其他開發者可以通過 NPM 命令行工具下載並安裝這些包。 這位小哥利用這一機制,可能是通過將整套高清視頻文件打包成 NPM 包並上傳到公共註冊表。其他人只需通過簡單的 NPM 命令即可下載這些視頻文件。 影響 版權問題 :這種行為涉及明顯的版權侵犯。高清視頻通常受到版權保護,未經授權的分發和下載都是非法的。 NPM 註冊表的可靠性 :這類內容的出現可能會損害 NPM 註冊表的可靠性和聲譽。NPM 註冊表是開發者分享和使用代碼的重要平台,如果充斥著這些不合法的內容,會影響其公信力。 潛在的安全風險 :將視頻文件偽裝成 NPM 包可能會帶來潛在的安全風險。下載這些包的用戶可能會無意中下載到惡意軟件或其他有害內容。 技術濫用 :這一行為展示了技術的濫用,原本為了方便開發者分享和使用代碼的機制,被用來分發非法內容,會對整個開發者社區造成負面影響。 歡迎留言給我,讓我們得到更多討論,一起回饋更多可能。 如果對於技術架構或者技術開發有相關需要顧問教育訓練服務或專案開發,聯絡方式如下,或者是與皇漢科技 EXMA-Square 進行聯繫。 FB: https://www.facebook.com/clonncd/ Twitter: https://twitter.com/clonncd 熱血漢誌: htt

Redis 已經不再免費了嗎?Redis is no longer free software ?

  根據Redis Source Available License 2.0 (RSALv2)的條款,這份授權協議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使用、複製、分發、使其可用、以及創建衍生作品的自由,但這些自由受到特定限制,特別是關於將軟體功能作為服務提供給第三方或分發軟體的方式,這可能限制了軟體的自由共享和再分發。 根據自由軟體基金會(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FSF)和開源倡議組織(Open Source Initiative, OSI)定義的自由軟體和開源軟體的標準,一個軟體要被認為是“自由軟體”或“開源軟體”,它需要允許用戶在任何目的下運行軟體、研究和修改軟體、以及自由地重新分發複製品,有時還包括創建和分發衍生作品的自由。 RSALv2設置了一些重要的使用和分發限制,特別是關於禁止將軟體或其修改版本作為服務提供給第三方的限制,這可能不符合FSF和OSI對自由軟體或開源軟體的定義。這些限制主要是為了保護Redis Ltd.的商業利益,同時允許使用者在某些條件下使用和修改軟體。 因此,雖然RSALv2提供了一些使用和修改軟體的自由,但它由於上述限制,可能不會被廣泛認定為符合“自由軟體”或“開源軟體”的嚴格定義。它更像是一種介於傳統封閉源代碼軟體和開放源碼軟體之間的“源可用”授權模式。 主觀想法 怎麼開源的狀態下還是需要商業利益的支持,只有在商業模式下才能走得長久,這段協議會影響到的基本上三大公有雲 Azure / AWS / Google Cloud Platform 絕對首當其衝,但如果以服務提供商的角色,能夠跟這樣的開源坐下來好好談談,也許這樣的 Agreement 可能對於 Redis 後續的生態發展才會是好的方式? 就讓我們持續看下去! Ref: https://lwn.net/Articles/966133/ https://redis.com/blog/redis-adopts-dual-source-available-licensing/ https://redis.com/legal/rsalv2-agreement/

面試者如何挑戰大工程師時代來臨?

面試者如何挑戰大工程師時代來臨? 全世界都在倡導轉職成為工程師,似乎轉職成為工程師就成為職場的救贖,真的是如此嗎?讓老衲來杠給各位聽。 最近有位好久不見的小朋友,是 2000 年出生的小蔡,對於即將面臨到面對職場的挑戰開始關心起技術,他開始尋找比較適合自己的領域,同時也開始在思考到底為了接下來的就職小蔡該如何準備。 詢問我說是不是可以考慮軟體開發工程師這條路線 對於他的詢問,反而引起我的注意, 這讓我開始思考並映射於最近招募的經驗,軟體開發此領域是不是對於每個人都是可以擔任的職啀,這邊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全民工程師這件事情 在全球景氣低迷的狀況下,的確特別在這一年大家會很有感覺萬物齊漲,薪水不漲,薪資就是一直停滯不前。 很多時候,在不同的領域中,會發現整個薪資就算是擔任了管理職務主管你也會面臨到薪資的強大屏障在自己面前。 這個時候, 軟體工程師年薪百萬口號 似乎就成了一種救贖。 好像成為了工程師就可以達到年薪百萬,在家輕鬆工作,不用打卡也不用受到風吹雨淋,隨時想工作就可以工作,每個月又有固定薪水入帳,感受到類財富自由,人生的美好。 如果能夠爭取到跨國公司的職位,這份薪水有可能還可以上看每個月十多萬以上,甚至是往上也是極度有可能的事情,人生美好層次又再度提高了起來。 但這件事情是真的每個人都可以達到嗎? 還是這就是另外一種性存者偏差呢? 亦或者這些人其實是金字塔頂端的小眾? 每份履歷都像是同一種履歷 最近在最近幾年在面試工程師的時候特別會看到許多轉職者,一開始履歷裡面看到相關的作品一開始會覺得十分的驚艷, Wow, 現在的新手就可以做到如此精美的畫面,這些畫面是我當初用 Bootstrap 也做不出來的東西,許多的互動體驗好的一個不行,做出來的頁面配色和對齊也是極致。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多看了幾封履歷之後,就會發現在各大技術養成學院出來的學生履歷成果內容如出一轍,在面試的過程中也會詢問許多關於框架的底層概念,和比較技術觀念的時候,甚至是許多框架的核心概念,就很容易露出馬腳。 很多面試者會 一問三不知 ,透過許多引導,但殘酷的是連關鍵字是什麼都也無法推敲出來,更不用說在小組裡面到底怎麼樣合作,許多不同線上產品的比較,使用者流程,使用者後面的互動邏輯等,幾乎是風吹一片倒,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