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業界與學界,深刻的鴻溝

業界與學界,深刻的鴻溝

直到現在,我們還是在哀怨,為什麼人這麼難找?!

在業界所感覺的情況


的確在台灣會覺得人很難找,人才更難求,好的人才不是湧入大公司底下就是直接自行成立工作室,自行獨當一面,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導致『人』真的很難找,能夠與團隊相處的人,會更難求。常常在聚會中或者透過郵件希望尋求好人才,強力開發者的需求單,殊不知在開發中『人』真的很難找。

尤其是跟自己團隊『感覺默契』相當的人,更難尋求。

在學校所看到的狀況


所幸在這半年的時間裡,透過 Node.js 台灣社群的名義,有幸到各個學校分享自己的心得,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透過這樣子的機會,能夠深入校園仔細觀察年輕學子的想法,透過分享單,了解到學生到底在想什麼。

學校所遇到的問題


目前所能觀察到的事情,描述如下,

少子化


台灣出生率 99 年比較 90 年之間,較以往少了約十萬人,這比率是逐年增加,也就是說,這些 99 年的孩子,在 18 年後即將進入大學,而這些大學學校也將比以前少了 10 萬個學生,10 萬個學生表示什麼意思呢?

我們以中央大學提供的數據表示,一個年級約有 1000 個學生,如剛才所說,一年少了 10 萬個學生,也就表示有 100 所大學會招不到學生,更不用說逐年增加這件事情,這些年級怎麼辦!?空下來一年嗎?今年找不到學生,明年找不到學生,後年就真的找的到學生嗎!?

教授們的難題


面對上面的少子化,就是一個極大的難題,學校這麼多,教授如此多,可是學生卻逐年減少,減少到以後真的底下會找不到研究生,空有一堆計畫,但卻無法找到人力實行,這就是一個問題,大學教授不再是個鐵飯碗,因為再十年後,的確會真的找不到學生,面臨無書可教的境界。

另外一個問題是,教學評鑑,這個評鑑機制原本是好的,希望能夠讓學生以及學校之間共同對授課者進行評比,但是卻造成另外一個問題。

如果你是學生,一直被教授當掉的時候,會做何感受?如果程式寫不出來,無法進行 demo ,你會如何評比這位老師?相信答案已經在自己的心理,很多人的確會好好的檢討自己,面對實際真相,進行評比。可是更多的人是為了讀書而讀書,為了文憑而讀書,心中沒有『學習』,這樣真的會有良性的評比嗎?

沒辦法,我所看到的是,考題進行放水,睜眼閉眼,將標準降低,寬鬆通過,讓學生可以真的順利畢業,學生好過,評鑑分數自然也好過,可是面對外界的標準時,有辦法放鬆標準嗎?

學生的難題


這樣是會影響到有心想求學的學生,大家都知道目前要讀到前面的大學還是需要靠著類似聯考制度,擠進去資源良好的學校。

就如上面所延續的話題,當身邊的人都不求甚解,懵懵懂懂,有心想學的人,自然會被蒙蔽,這些學生一直有學習且謙虛的心態,可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跟他說過有類似的資源,有某些方法,工具,可以讓自己往上爬,走到另外一個高點。

這的確是一個問題,多數的無知人,會造成少數求知的人,變得無知,跟著無知。當一群人不再去思考的時候,整個循環停止了,沒有了漣漪,故事就到這邊終止了,除非有顆石頭再度敲起這許久不見的水花,那才能夠再度引起漣漪。

朦朧的未來


未來的學生會更少,未來的競爭會更多,變動會更快速。少子化的大局已定,但是教育是一切的根本及基礎,沒有好的教育,好的磨練,心態不會正確,知識不會健全,未來的路在哪裡?大學高中化已經是現實的一個狀況,許多不適合讀大學的人也開始讀大學,等到大學畢業,研究所畢業,面對社會的時候再開始想自己的出路,國外打工留學?

這跟知識無關,而是為什麼要浪費許多資源之後,才真正去探索自己要的是什麼?

很多時候教育體制是沒辦法這麼快改變的,體制上就是如此,但是多麼希望看到自己的學弟妹都能夠比自己更強,更加茁壯。更希望能夠與年輕與熱情的人們一起往願景邁進,人生假使只有 100 年,但是為了一張文憑,耗費自己 4 - 5 年,可是卻腦袋空空,時間過了,你的人生也去了 1/ 20 ,接下來還有多少個 5 年可以過?

既然很多事情可以提早做,為什麼要等到大學畢業才做!?或者在學校的時候多方面探聽嘗試,這些都是可以執行的方向。這個世界變動的越來越快,接下來只會更快,更迅速,這已經是事實。

後記

這裡沒有任何答案,也沒有任何結論,因為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題與困境,不論是老師,學生所有人員都是,大家都有自己的立場。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尋求資源,找到著力點,搭起更多橋樑,讓已經脫勾的部分,慢慢銜接,讓無知的人變得已知,更可以變成創造知識漣漪的中心點,當然這需要時間,也需要校園,業界,各方一起努力。

感謝每位在學校堅持教學本位教授,努力求知的同學們。

參考連結


給業界哀怨的對白

業界需要負起部分的責任,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明明了解狀況,卻不肯投入資源進入學界,把這件事情變質為建教合作,壓榨學生,以訓練年輕學子為官冕堂皇為理由,卻實行壓榨的事實

『無恥』

試問業界真的有派人進入學校了解學校需求,了解學生真的在想什麼嗎?

每個人都希望現成可用的人才,直接可以上戰場的戰士,可是你投入多少資源給予培訓人才?資源可以給錢,給人,給時間,試問業界正在哀怨的同時,進行了多少事情?改變了什麼事情?

當每件事情都要算投資報酬率的時候,我可以明確跟你說,教育是個賠本的生意,但是他卻是改變一個產業的根本,當自願自憐的同時,業界給予學生多少幫助?給予這些人多少!?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RAG 和 Prompt 原理超簡單解說!想知道 AI 怎麼找答案看這篇

這篇文章是給對於你已經開始使用所謂的 ChatGPT / Claude / Gemini 之類的 AI 服務,甚至是 Siri (嘿丟,他也是一種 AI 應用服務喔) 簡單來說是非 技術人員, PM,小白,想要趕快惡補的人 ,直接花十分鐘可以看完的一篇科普業配文章。 或者是概念僅止於,AI 這東西會幻想,會有誤差,會對於生活有些幫助但沒有幫助的人們,做個簡單又不是太簡單的介紹,希望用一個非常入門的方式讓你們有個了解。 當然,這篇文章目的很簡單, 就是引流 ,如果你身邊有已經對於 Web 技術開發的人員,歡迎報名分享給他,年末出國不如學一技在身,參加今年我們舉辦最後一場 RAG 實作工作坊,報名連結 , https://exma.kktix.cc/events/ai-for-dev-course-rag-2 注意: 接下來每個大段落結束都會有一段工商導入,但文章絕對精彩,請注意! 為了讓各位容易想像,我們將整個世界的資訊,先濃縮到這本『西遊記』的世界觀當中,我們整個世界都在這個 『西遊記』 ,而 大型語言模型 我們用 『書精靈』 來描述。 PS. 我們先預設各位,應該都有聽過,西遊記!如果沒有聽過西遊記的,請右轉出去,謝謝! 先來談談向量 在《西遊記》的世界裡,我們可以把 向量想像成一種「內容座標」 ,讓系統知道每個角色、場景、法術等的 「位置」和「距離」 。向量幫助語言模型知道不同內容之間的關聯程度。 向量就像內容的「距離」和「位置」 比方說,唐三藏的 「位置」(向量)會接近「佛經」和「取經」 的概念,因為他一路上都是為了取經而前進。孫悟空的 向量位置則會更靠近「金箍棒」和「七十二變」 這些概念,因為這些是他的特徵。 相似內容靠得更近:像「佛經」和「取經」會靠近唐三藏的向量,因為它們彼此有很強的關聯。 相差較大內容會離得較遠:像「取經」和「妖怪」「妖怪的寶藏」就距離比較遠,因為妖怪的寶藏和取經的目標關聯性不大。 是誰決定的這些位置? 簡單來說,這些位置和關係是模型自己學出來的。語言模型會閱讀大量的資料和這世界觀的資訊,觀察哪些詞語經常一起出現,根據「共同出現的頻率」來決定它們的關係,並且自動生成向量。例如: 如果模型看到 「唐三藏」 總是和 「取經」 一起出現,它就會讓「唐三藏」的向量靠近「取經」。 ...

npm 還可以看影片,沒想到真的有人這麼做

 還真的有人做這件事情, 庆余年2剛上線,有一位小哥竟然利用 npm 包的機制,將整套高清視頻都搬上來了。 https://x.com/fengmk2/status/1791498406923215020 圖片來源, https://x.com/fengmk2/status/1791498406923215020/photo/1 此 Package 出處 https://www.npmjs.com/package/lyq2?activeTab=versions 截圖留念, 機制說明 NPM(Node Package Manager)是一個流行的 JavaScript 軟件包管理器,用於管理和分發 Node.js 應用的依賴。它允許開發者將自己的代碼打包成「包」,並上傳到 NPM 的公共註冊表,供其他開發者下載和使用。這個過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驟: 創建 NPM 包 :開發者將自己的代碼和相關文件打包成一個 NPM 包。 上傳到註冊表 :將包上傳到 NPM 的公共註冊表。 下載和使用 :其他開發者可以通過 NPM 命令行工具下載並安裝這些包。 這位小哥利用這一機制,可能是通過將整套高清視頻文件打包成 NPM 包並上傳到公共註冊表。其他人只需通過簡單的 NPM 命令即可下載這些視頻文件。 影響 版權問題 :這種行為涉及明顯的版權侵犯。高清視頻通常受到版權保護,未經授權的分發和下載都是非法的。 NPM 註冊表的可靠性 :這類內容的出現可能會損害 NPM 註冊表的可靠性和聲譽。NPM 註冊表是開發者分享和使用代碼的重要平台,如果充斥著這些不合法的內容,會影響其公信力。 潛在的安全風險 :將視頻文件偽裝成 NPM 包可能會帶來潛在的安全風險。下載這些包的用戶可能會無意中下載到惡意軟件或其他有害內容。 技術濫用 :這一行為展示了技術的濫用,原本為了方便開發者分享和使用代碼的機制,被用來分發非法內容,會對整個開發者社區造成負面影響。 歡迎留言給我,讓我們得到更多討論,一起回饋更多可能。 如果對於技術架構或者技術開發有相關需要顧問教育訓練服務或專案開發,聯絡方式如下,或者是與皇漢科技 EXMA-Square 進行聯繫。 FB: https://www.facebook.com/clonncd/ Twitter: https://twitter.com/clonncd 熱血漢誌:...

2024 推薦關注的 JavaScript 知識

以 js 整體發展來看,目前自己最看好的發展是在於兩個面向,一個部分是 Storybook ,一個部分是 Web container ,為何會是這兩個部分,這邊也分享一下自己的見解。 Storybook Storybook, 如果有用過的朋友都知道,他是屬於前端的展示,可以從 UI 的結構,到 parameter 的傳入,以及 component 如何使用的方式細節呈現等完全呈現。 AI 的到來,加上 Storybook 的呈現,可以讓新發展,或者更新版本的 UI Component 不再是孤兒,很快的 AI 可以學習如何使用新的 Component, 且在同時可以讀取 UI 畫面(Vision) 的狀態下進行識別 UI 在呈現上可以使用的方式。 同時也可以直接了解整體程式碼在使用上可以有怎麼樣參數傳入的方式,甚至是,你只要發展出一套 react 的版本,透過 AI 可以直接透過 Storybook 的版本,直接用最典型的狀態(但不一定效果最佳)轉換成 Vue, 或者 Villina JS 的版本。 這對於開發者,是一個多大的福音,Do Once, Call Everywhere. Web Container Web Container, 正所謂,Container 之下無蟒夫,容器化不只是能夠跑在後端,現在也能夠跑在前端,加速了整體的部署,同時也加速了以往的 SSR 的限制,以往很多時候『it works on my pc』的窘境將不再復見,你的瀏覽器將是我的雲端,You are the edge of mine, 聽起來有多浪漫,光靠這招就是一個歡呼! 完全就是一個端到端,環境的問題接下來將再不是一個問題,以往會有的 Node.js 的問題,接下來都可以在 Web Container 裡面排除掉,直接快速的進行部署實現,同時執行出應用端應該有的樣子。 當然瀏覽器支援度會是一個問題,不過我相信這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相信在座的各位,最多的就是時間! 等吧! JSDC 2024  JavaScript Developer 年度盛會,線上展開。 這次講師要講什麼,就是要講這些有的沒的,還不來聽嗎? 聽懂幾個關鍵字,開心學會一輩子! JSDC 2024 網站: https://2024.jsdc.tw/ JSDC 2024 售票連結: https://ww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