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層面(市場觀察)   最近有篇文章討論 junior & senior 開發者在 AI 時代的角色轉變,非常熱門。 身為  Cympack 產品開發團隊 ,我們也一直關注這個議題,在閱讀這篇文章時觀察到一些有趣的現象,對我們來說,這正好反映出 AI 正在改變開發生態,junior 借力 AI 快速成長、senior 則需要在 「架構思維」 與 「多 agent 協作」 中找到新定位,其中有些啟發(insight) 可以跟大家分享。 為什麼 Junior 更容易上手 vibe coding?   心智負擔低  → Junior 沒有太多傳統 code workflow 的框架包袱 敢於嘗鮮  → Gen Z / 年輕工程師天生習慣用 prompt-based 工具、跟 LLM 互動 少「優雅程式設計」的束縛  → 不太糾結「這樣寫會不會不夠優雅」,反而 embrace 快速迭代、快速出成果    反觀 Senior:   熟悉大型系統設計 有豐富的「工程正統流程」知識(架構設計、測試策略、效能優化、設計模式) 對 AI 生成 code 的品質 / 維護性通常比較保留 部分 10+ 年資深工程師,對 prompt engineering 沒那麼熟練,還在觀望    技能面(未來的關鍵能力)   Vibe coding 本質上 =  prompt engineering + AI co-pilot 管理能力      能力項目  誰目前比較有優勢?       Prompt 撰寫 / AI 互動  Junior 較強(熟悉 chat-based 流程)    系統設計 / 架構把關  Senior 較強    AI 生成 code 驗證 / Bug 察覺能力  Senior 較強(能看出潛在問題)    快速疊代 / Hackathon 式開發  Junior 較強    長期維護性 / 穩定性  Senior 較強      總結   Junior 確實更快適應 vibe coding,並且更習慣以 「chat-based coding」 的工作流開發。  Senior 擁有驗證 AI 產物與系統設計的深度能力,但若不主動練習 vibe coding,長期會逐漸落後於新一波開發潮流。   就如同在 GAI 技術年會分享,希望帶給各位的感受, 『與 AI 協...
熱血,是一輩子的事! Answer is there, dig it.
留言
張貼留言